来源|人民网 孙阳
编辑|廖云新
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景凤霞从事无线电装接工作的32年间,在复杂印制板组件装联、高频电缆组件焊接、线缆敷设、整机装配以及特殊返修操作等方面深入钻研,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、航天基金奖、中央企业青年岗位技术能手、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、航天技能大奖等荣誉。2013年,以其名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航天科工集团第35研究所成立。
用景凤霞的话来说,我的32年职业生涯,有幸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同成长。
景凤霞在表面贴装印制板组件焊接工作中。受访者供图
“大姐大”的柔情时刻
平时笑盈盈的景凤霞,在航天科工集团无线电装接领域可谓“大姐大”。
1988年,刚参加工作的景凤霞被师傅领进无线电装接的生产线,这一干,就是32年。期间,她出色完成了多种型号的研制和生产装配任务,同时,积极配合设计和工艺人员大胆创新,优化制作工艺。据了解,由她自主设计制作的多项工装作为正式工装投入使用,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,提高了工效近10倍,这些工装投入产线后,使部门电装生产能力提高约10%。
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景凤霞也时刻提醒自己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在工作中发扬传、帮、带精神,带领年轻人搞技术创新,研制高频电缆生产的专用设备。
2012年,因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,景凤霞获得“全国技术能手”称号。那段时间,她带领着4名女职工组成了“巾帼小分队”,每天工作到深夜,虽然双眼已经通红、双手已经红肿,但她从未放弃“飞天梦”,通过精细操作、工艺优化与技术创新,保证了产品质量及可靠性,使载人航天工程γ高度控制系统国产化的重大项目获得成功,填补了我国此项技术空白。
景凤霞与她带领的“巾帼小分队”。受访者供图
而这位将32年时光献给生产一线的“大姐大”,还有个昵称叫“警长”,工作中的她不苟言笑,对工作“严”出了名。但在私底下,同事们仍然对她女性的感性和柔情印象深刻。提起“巾帼小分队”里不能回家陪孩子的妈妈,爱美却工作到双手红肿的年轻姑娘,她几次红了眼眶。
景凤霞说:“在一线,梦想离我们很近,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实现我们的梦想,是件特别光荣的事!”
一份可以分享的“工作秘籍”
谈起景凤霞,35所产品装调部的同事们总会以“兢兢业业”四个字来评价她,也总会提起她的“工作秘籍”。
深信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的景凤霞,总会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记在本上,长期以来,就形成了一沓工作笔记,被大家称为“工作秘籍”。
对此,她解释说:“这些活我干了多次,但是每一次干的时候还是要拿出笔记本翻一翻,看看这些数据是不是有需要更新的内容,保证手中的产品百分之百的可靠,不留下任何不确定因素。有时候人的记忆会出现偏差,一丁点的差错返修起来,可就不是一丁点的事了”。
工作时,她总会随时做笔记,把操作中的关键问题记录下来,并加以梳理、总结,以便培训和推广。组内成员说:“景师傅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,让我们感受到航天事业不是跟着感觉走,得跟着数据走。”
在担任电装组组长期间,景凤霞的班组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高,这个班组也获得院级“巾帼建功集体”称号。如今,在“景凤霞技能大师工作室”,她经常为本工种人员进行电子产品装联技术方面的知识培训,搪锡、成形、插装、手工焊接、波峰焊接、回流焊工艺……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,景凤霞将“秘籍”与更多同事分享,大大提升了操作者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“景凤霞技能大师工作室”经常组织专业知识培训。受访者供图
在不耽误科研生产的情况下,景凤霞还积极参与电子装联专业标准的制定、电子装联专业培训教材编写与培训等方面的工作。由景凤霞担任主编、电子出版社出版的电子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认定指导丛书——《广电和通信设备电子装接工》已全国发行。
兢兢业业,干好手中的工作,这就是景凤霞的秘籍。
不忘初心,怀揣梦想,这更是一位普通航天人的航天梦、强国梦。
32年来,景凤霞与众多航天一线工作者一样,用平凡的点滴汇成涓涓细流,传授着不平凡的思想、经验和理念,为一批又一批的一线工作者们树立起新时代的榜样。
免责声明:转载内容为公益传播,仅为传递正能量信息之目的。如作品涉及版权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积极采取删除处理。邮箱:wxy888999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