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首部AI辅助《诗词鉴赏》专著问世

徐亮、赵刚
2025-04-21

psc (22).jpg

本网沧州消息(徐亮、赵刚、付凤云)4月21日,中国首部AI辅助《槐卿诗词鉴赏》专著在河北沧州诞生。“双脑合璧”,鉴赏韩诗,开创了我国几千年来诗词文化领域的先河。

据作者韩中清(笔名槐卿)介绍,他本来想请100位文坛名家鉴赏自己创作的诗词。蛇年春节刚过,首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、河北大学文化创意研究员、沧州文化研究会会长李顺成先生,鉴赏他为全国著名画家田云鹏老师的《雄鸡图》配画诗。

李先生以《“唱出太阳寒气消”——鉴赏一幅诗画合璧的好作品》为题,对画作、配诗给予好评。韩中清将这篇鉴赏文章制作成美篇发表,获得众多读者好评。然后推荐到“诗眼看世界”公众号,同样是一片叫好声。以下还请谁鉴赏韩诗词呢?正在此时,文友冯玉玲、吕小峰向他介绍了AI智能软件,二位先生建议韩中清利用AI软件鉴赏诗词作品。试用结果不错,主要优点:“快”,秒成文章。但也有缺点。比如语句有重复,标点不准确,还有错别字等。因此,只能借鉴辅助,不可照搬。作者自己必须认真整理,反复修改方可。总起来说,瑕不掩瑜,可以使用。有了“毛坯房”,再经过“打磨装修”,即可入住。韩中清趁热打铁,大干两个月,100多篇近30万字的鉴赏文章初稿完成。AI软件不仅对作品评好,而且“挑刺”。对“挑刺”的文字,韩中清不怕丢丑,全文展示读者。说实话:“我的作品不是‘大美人’,而是‘正常人’,缺点不少。”

AI智能专家说,《槐卿诗词鉴赏》的诞生,既是技术赋能的胜利,也是人文精神的宣言。它证明AI不是冰冷的解诗机器,而是照亮文学深海的探照灯。马云认为:“我们不是去追求让机器像人,而是让机器去理解人类,像人类一样去思考,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。”他表示,未来不是让AI取代人类,而是应该让AI解放人类,更懂人类,服务好人类。

韩中清介绍:此书出版后,拟发起全国性文化大讨论,探索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,推动文化自信建设。AI软件是个新生事物,如何用好,怎样普及?这个讨论可自由发言,各抒己见,百家争鸣,或表扬,或批评,也可提出意见和建议。韩先生认为,他的水平有限,出版《槐卿诗词鉴赏》的目的之一是抛砖引玉,诚请读者“挑刺”。期盼更多更好地作品展现在姹紫嫣红,绚丽多彩的诗词琼苑。

责任编辑:廖云新

当代人物网最新使用尾图.jpg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